汽车发动机气门座铰削方法与流程
- 来源:车霸网 2024-10-25 汽车
发动机的气门和座圈是同过密配合来实现密封的,有些时候由于有燃烧的积炭压在气门和座圈之间,会造成气门或座圈的烧蚀,而使得气门在工作时发生漏气,造成缸压不足,使得发动机工作无力,严重时造成缺缸。
修理时一般通过几种简单的修理就能使其恢复:
1、查看烧蚀情况,轻微的烧蚀,即通过研磨来处理,选用比较细的研磨砂抹在气门的工作面上,用研磨机或是手工研磨,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气门在座圈上的转动利用研磨砂把烧蚀的部分磨掉,使其还原到原来光滑的接触面,达到紧密的配合,实现密封的目的。
2、烧蚀面积较大,就要用气门绞刀,对气门座圈进行修理,目的也是把烧蚀去除掉,在铰削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绞刀的度数,分清工作面和配合面,铰完后,再进行研磨。
3、烧蚀面积过大,研磨、铰削已经无法修复,那就必须更换气门座圈来完成修理,(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发动机而定,有些车是没有气门座圈的,气门直接作用在缸盖上面,这种情况就要更换汽缸盖,)就是更换完新的座圈(缸盖)和气门,有时也需要进行简单的研磨,进行密闭检查。
气门座如何进行铰修?
1、根据气门头直径和工作锥面选好铰刀,根据气门直径选择刀杆。再将座上的锥面铰出。每组绞刀有45°(或30°)、15°,和75°三种不同角度。其中45°(或30°)铰刀分为粗铰刀和精铰刀二种。
2、检查气门导管,若未更换气门导管,应检查气门导管的磨损程度。
3、若未更换气门座,铰削前先将砂布垫在铰刀下,磨除座中硬化层,以防止铰刀打滑和延长铰刀使用寿命。
4、用45°粗铰刀绞削气门座工作面,直至消除磨损和烧蚀痕迹(对于新座圈,则要求铰削出宽度适当的工作锥面)。
5、用深度游标尺检查气门下陷量。
6、调整环带位置和宽度,密封环带应处于工作锥面中部。若偏向气门杆部,选用15°铰刀(斜面与刀秆中心线夹角)铰刀修整;若偏向气门头部,则选用75°铰刀修整;若环带过宽,用15°和75°两种铰刀分别铰削。
7、用精铰刀铰削气门座工作面,降低表面粗糙度,或用细砂布包在刀刃上,将气门座工作面磨光。
气门座铰削完毕,一般还要进行削磨,其工艺如下:
1、根据气门工作面锥度和尺寸选用砂轮。
2、修磨砂轮工作面达到平整,并与轴孔同轴度公差在0.025mm之内。
3、选择合适的定心导杆,卡紧在气门导管内,磨削时,导杆应不转动。
4、光磨时应保证光磨机正直,并轻轻施加压力,光磨时间不宜太长,要边磨边检查。